赛诺菲制药公司于2025年3月28日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Qfitlia(fitusiran)作为首个抗凝血酶(AT)降低疗法,用于预防或减少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血友病A或B患者(无论是否存在VIII或IX因子抑制剂)的出血发作频率。
FDA还批准了Siemens Healthineers的INNOVANCE抗凝血酶检测,该伴随诊断旨在监测并通过告知注射剂量和频率来实现目标范围内的抗凝血酶活性,以降低出血风险并降低过度凝血风险。
血友病A和血友病B分别是凝血因子VIII(FVIII)或IX(FIX)功能障碍或缺乏引起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患有这些血友病的患者无法正常凝血,在受伤或手术后出血时间可能比正常情况更长。他们还可能出现肌肉、关节和器官自发性出血,这可能危及生命。这些出血事件通常通过按需、间歇性治疗或预防性治疗来控制,使用含有FVIII或FIX的产品或模拟因子的产品。
Qfitlia是一款小干扰RNA(siRNA)疗法,通过降低抗凝血酶,从而促进凝血酶生成,以实现止血平衡。该药通过皮下注射给药(50mg预充式注射笔),每年仅需注射6次。
值得注意的是,Qfitlia还比最近批准的两种血友病药物——诺和诺德的Alhemo和辉瑞的Hympavzi给药更方便。虽然这两种药物都可以供血友病A和B患者使用,并且都是皮下注射,但Alhemo是每日给药,而Hympavzi是每周给药。此外,Alhemo仅限于抑制剂,而Hympavzi仅适用于非抑制剂。
两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ATLAS-A/B(NCT03417245)和ATLAS-INH (NCT03417102)】评估了Qfitlia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两项试验共招募了177名患有血友病A或血友病B的成年和儿童男性患者。在ATLAS-A/B研究中,参与者对FVIII或FIX有抑制性抗体,之前曾接受过按需治疗,使用被称为“旁路剂”的止血药物。在ATLAS-INH研究中,参与者没有对FVIII或FIX有抑制性抗体,之前曾接受过按需治疗,使用凝血因子浓缩物。在这两项随机试验中,参与者每月接受固定剂量的Qfitlia或根据需要接受常规按需治疗(旁路剂或凝血因子浓缩物),持续九个月。固定剂量的Qfitlia未获批准,因为它会导致某些患者凝血过多。
参与者随后进入了一项ATLAS长期扩展研究,在该研究中,他们根据抗凝血酶活性的定期测量接受了可调整剂量的Qfitlia。这种基于抗凝血酶的给药方案是已获批准的给药方案。通过将长期扩展研究期间接受Qfitlia抗凝血酶给药方案的患者与这两项随机临床试验的按需对照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了Qfitlia使用抗凝血酶给药方案的疗效。
Qfitlia疗效的主要衡量标准是治疗出血的估计年化出血率(ABR)。
在ATLAS临床开发项目中,Qfitlia在一年仅注射6次的亚组中表现出低出血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与按需使用凝血因子浓缩物相比,使用Qfitlia预防治疗的无抑制剂患者的ABR出血显著减少71%(估计平均值:ABR 9.0 vs 31.4;p<0.0001),与按需使用旁路药物相比,有抑制剂的患者ABR出血减少73%(估计平均值:ABR 5.1 vs 19.1;p=0.0006)。
开放标签扩展研究:无抑制剂患者中位ABR为3.8(IQR: 0.0–11.2),有抑制剂患者为1.9(IQR: 0.0–5.6);自发性出血率:无抑制剂患者中位年化率为1.9(IQR: 0.0-7.5),有抑制剂患者为1.9(IQR: 0.0-3.7);近一半的患者经历了一次或更少的出血(31%为0次出血,47%为0-1次出血)。
安全性方面,Qfitlia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是病毒感染、鼻咽炎和细菌感染。FDA指出,Qfitlia对血栓事件和胆囊疾病有黑框警告。 此外,该药物还具有肝毒性,需要在基线时监测肝血检测,然后在开始使用Qfitlia治疗或增加 Qfitlia剂量后至少六个月内每月监测一次。
目前,巴西正在审查Qfitlia用于治疗有或无抑制剂的成人和青少年A型或B型血友病的监管申请。中国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做出监管决定。
参考来源:FDA Approves Novel Treatment for Hemophilia A or B, with or without Factor Inhibitors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由香港济民药业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中国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如您发现本网站有文字编辑或内容错误,请点击此处发送(需要安装有foxmail或outlook支持),
或发邮件至:info@pidrug.com,香港济民药业感谢您的到访!
欢迎您添加香港济民药业微信,或在公众号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