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药商Ono Pharmaceutical于2025年2月14日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Romvimza(vimseltinib)用于治疗有症状的腱鞘巨细胞瘤(TGCT)成人患者,这些患者手术切除后可能会加剧功能受限或出现严重发病。目前,该药物也正在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接受审查。
腱鞘巨细胞瘤(TGCT)是一种罕见的非恶性肿瘤,形成于关节内或关节附近。TGCT是由CSF1基因失调引起的,导致CSF1过量产生。传统上,手术切除肿瘤一直是该病症的标准治疗方法。虽然手术通常对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患者产生良好的结果,但可能不适合肿瘤可包绕骨、腱、韧带和关节其他部分的复发性、难以治疗或弥漫性疾病患者。在这些情况下,肿瘤可能难以切除和或可能无法通过手术改善。对更严重的病例进行多次手术可能导致严重的关节损伤、衰弱的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下降,并且在极少数情况下还会导致截肢。
vimseltinib是一种口服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抑制剂,靶向并结合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破骨细胞上表达的CSF1R;还抑制CSF1R配体集落刺激因子-1和白细胞介素-34与CSF1R的结合;这可防止这些细胞中的CSF1R激活和CSF1R介导的信号传导,从而阻止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炎症介质并减少炎症。
针对这一腱鞘巨细胞瘤,FDA于2019年8月批准了首款治疗TGCT的靶向疗法Turalio(pexidartinib,培西达替尼),这是一款由日本第一三共研发的一款口服CSF1R抑制剂。Turalio的批准是基于一项120名晚期症状性TGCT患者的随机III期ENLIVEN试验数据,结果显示,Turalio在第25周获得了39%的总体反应率,而安慰剂的反应率为0%,同样是在不建议手术的TGCT患者中。在随访了至少6个月的患者中,96%的患者至少保持了6个月的反应。
虽然这两种药物同为CSF1R抑制剂,但剂量方面和使用时间有所不同,Romvimza剂量为每周两次,每次口服30mg,而Turalio的剂量为每天两次,每次口服250mg。
此外,由于对“严重和潜在致命性肝损伤”的担忧(在黑框警告中突出显示),Turalio只能通过受限风险评估和缓解策略(REMS)计划提供。在Turalio的3期试验中,数据监测委员会在注意到胆汁淤积性肝毒性后不得不提前停止招募。在Motion试验中,研究人员没有发现Romvimza有任何胆汁淤积性肝毒性或药物性肝损害的证据。接受Romvimza的患者中有10%经历了治疗中出现的3级或4级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这表明肌肉损伤或压力。
研发公司称,Romvimza的标签不包括任何黑框警告或REMS要求。
vimseltinib在MOTION(NCT05059262)中对疗效进行了评估,这是一项双盲、多中心、随机(2:1)、安慰剂对照试验,对象为手术切除可能导致功能受限恶化或严重发病率的TGCT患者。符合条件的患者被确诊为患有可测量疾病的TGCT(RECIST v 1.1),至少有一处病变的最小尺寸为2cm。
在双盲期(第1部分),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安慰剂组或vimseltinib组,每周两次,每次30mg,持续24周。在开放标签期(第2部分),患者可以继续服用vimseltini,而接受安慰剂的患者可以转换服用vimseltini。随机分组根据肿瘤位置(下肢与所有其他部位)和地区(美国与非美国)进行分层。共有123名患者被随机分组:在第1部分中,83名患者接受vimseltinib治疗,40名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
主要疗效结果指标是在第25周时通过盲法独立放射学检查评估的总体缓解率(ORR)。vimseltinib组的ORR为40% (95% CI: 29%,51%),安慰剂组为0% (95% CI: 0%,9%)(p值< 0.0001)。vimseltinib组未达到缓解持续时间中位数(DOR),根据另外6个月的随访,28名(85%)缓解者的DOR ≥6个月,19名(58%)缓解者的DOR ≥9个月。
与安慰剂组相比,在第25周时,vimseltinib组观察到的主动活动范围、患者报告的身体功能和患者报告的疼痛有统计学显著改善,这支持了主要终点。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包括实验室异常,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眶周水肿、疲劳、皮疹、胆固醇升高、外周水肿、面部水肿、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瘙痒和丙氨酸转氨酶升高。
MOTION研究的结果已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并同时发表于《柳叶刀》杂志。
参考来源:
FDA approves vimseltinib for symptomatic 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 Retrieved February 14, 2025.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由香港济民药业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中国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如您发现本网站有文字编辑或内容错误,请点击此处发送(需要安装有foxmail或outlook支持),
或发邮件至:info@pidrug.com,香港济民药业感谢您的到访!
欢迎您添加香港济民药业微信,或在公众号内留言。